土方工程通病及治理》土方工程通病及治理 一、挖方邊坡塌方 1. 現象:在挖方進程中或挖方后,邊坡局部或大面積塌方,使地基土受到擾動,承載力降低,嚴重的會影響建筑物的安全。 2. 治理:對溝槽塌方,應清除塌方后作臨時性支護措施,對永久性邊坡局部塌方,應清除塌方后用塊石填砌或用2:8、3:7 灰土回填嵌補,與土接觸部位作成臺階搭接,防止滑動;或將坡度改緩。 二、回填土密實度達不到要求 1. 現象:回填土經夯實或輾壓后,其密實度達不到設計要求,在荷載作用下變形增大,強度和穩定性下降。 2. 治理: (1) 不合要求的土料挖出換土,或者摻入石灰、碎石等夯實加固。 (2) 因含水量過大而達不到密實度的土層,可采用翻松晾曬、風干,或均勻摻入干土等吸水材料,重新夯實。 (3) 因含水量小可采用增加夯實遍數。 三、基坑泡水 1. 現象:基坑開挖后,地基土被水浸泡。 2. 治理: (1) 被水淹泡的基坑,應采取措施,將水引走排凈 (2) 設置截水溝,防止水刷邊坡 (3) 已被水浸泡擾動的土,采取排水晾曬后夯實,或拋填碎石、小塊石夯實;或換土夯實(3:7灰土);或挖出淤泥加深基礎。 四、邊坡超挖 1. 現象:邊坡界面不平,出現較大凹洼,邊坡加大。 2. 治理:對局部超挖,可用塊石填砌(漿砌)或用3:7灰土夯補。與原土坡接觸部位應做成臺階接槎。 五、回填土擠動基礎墻體 1. 現象:夯實基礎墻面兩側填方或用推土機送土,造成基礎墻體裂縫、破裂,軸線偏移,嚴重地影響結構受力性能。 2. 治理:應會同設計單位,根據具體情況,采用壓漿、加圍套等加固措施,或將損壞部位拆除重砌。 六、房心回填土沉陷 1. 現象:房心回填土局部或大片下沉,造成地坪面鼓;開裂甚至塌陷破壞。 2. 治理:如地坪面層尚未破壞,可填入碎石,用灰漿泵壓入水泥砂漿填灌密實;若面層已破壞,則視面積大小和損壞情況,采取局部或全部返工。局部處理可用錘將空鼓部位打去,填灰土或粘土、碎石混合物夯實,再做面層。 土方工程質量預控 一、回填土密實度達不到要求 1. 施工準備: (1) 選擇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。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,可選作各層填料;碎石類土、砂土和爆破石渣(粒徑不大于每層鋪厚的2/3),可用作表層下的填料;碎塊草皮和有機質含量大于8%的土,只能用作無壓實要求的填料;淤泥和淤泥質土,一般不能作用填料,但在填方的次要部位,可用經過處理的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 淤泥質土作填料。 (2) 對于有密實度要求的填方,施工前應按所選用的土料、壓實方法做試驗,確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圍、每層鋪土厚度、壓(夯)實遍數、機械夯實行駛速度或人工夯實的操作要求。 (3) 寫出施工要求,并現場進行技術交底。 2. 操作工藝: (1)基底處理;靥钔燎皯惹宄追e水和雜物;基底為松土時應充分夯實;基底為含水量很大的松軟土,應采取排水疏干或換土等措施。 (2)人工填土從場地最低處開始,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填。每層虛鋪厚度,用人工木夯夯實時:砂質土不大于30cm,粘性土為20cm;用打夯機械夯實時不大于30cm。 (3)機械填土應由下而上分層鋪填。推土機填土每層虛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。鏟運機填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~50cm。汽車填土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~50cm。 (4)回填土時應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,應使施工土料含水量接近最優含水量。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控制在-4~±2%。 (5)人工打夯應按一定方向進行,一夯壓半夯,夯夯相接,行行相連,兩遍縱橫交叉,分層夯打。打夯路線應由四邊開始,然后再夯中間。 (6)在碾壓機械碾壓之前,宜先用輕型推土機、拖拉機推平,低速預壓4~5遍,使表面平實;采用振動平碾碎石類土,應先靜壓后振壓。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,應控制行駛速度和壓實遍數,使其符合要求。平碾碾壓一層完后,應用人工或推土機將表面拉平,土層表面太干時,應灑不濕潤后繼續回填。碾壓路線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。 (7) 對有密實度要求的填方,在壓實或夯實后,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密實度檢驗。 3. 預控措施: 1) 嚴格選擇好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。 (2) 在回填土時,應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,加強施工前的檢驗。含水量大于最優含水量時,應采用翻松、晾曬、風干方法降低;或采取換土回填,或均勻拌入干土,或采用其他方法來降低。含水量過低,應灑水濕潤。 (3) 施工時還應嚴格控制每層鋪土厚度、壓(夯)實遍數、壓(夯)實路線。 (4) 加強對土料、含水量、施工操作和回填土干密度的現場檢驗按規定取樣,嚴格每道工序的質量控制。 二、挖方邊坡塌方 1. 施工準備: (1) 編制施工方案。清除和處理施工區域內的地上、地下障礙物。 (2) 做好排水坡向,挖好排水溝。 (3) 測設標準軸線樁、定位控制樁、開挖白灰線、水準點。并對要開挖的基礎進行測量定位、定出開挖寬度等。 (4) 降低地下水位,一般降至槽底標高下0.5~1.0m。 2. 操作工藝: (1)人工挖土:開挖淺的條基,不放坡時,應先沿灰線切出槽邊的輪廓線,然后自上而下分層開挖。每層600mm深,每層應清底和出土,逐步挖掘;在挖方上側棄土時,應保證邊坡和直立壁的穩定,拋的土應距槽邊800mm以外;在接近地下水位時,應先完成標高低處的挖方,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;挖到一定深度時,測量工及時抄出距槽底500mm平線;挖至槽底標高后,由兩端軸線樁拉通線,然后修槽清底。開挖放坡基槽時,應先按規定的坡度粗略開挖,再分層按坡度做出坡度線,每隔3m做一線,以此線為準進行鏟坡;開挖深槽時,應在槽幫中間留出800mm左右的倒土臺,開挖大面積淺基坑時,沉坑三面開挖,挖出的土裝車后由未挖的一面運出;雨季開挖,應逐段逐片分期完成,注意邊坡穩定,加強對邊坡、支撐、圍堰等措施的檢查;冬季開挖日,應防止地基土受凍。 (2)機械開挖,深度2m以內的大面積基坑開挖,宜采用推土機大面積土方一次開挖的可采用鏟運機;面積大且深的基礎,多采用正鏟挖掘,操作面較狹窄,且有地下水可采用反鏟挖掘機;深5m以上,宜分層開挖,或開溝道可用正鏟挖掘機下坑分層開挖;面積大且很深的基坑可采用多層接力開挖方法,用翻斗車運出土方;在地下水中挖土可用拉鏟或抓鏟。根據施工方案確定的開挖路線、順序、土方堆放地點等要求進行挖土。大面積基坑底標高不一,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標高,再挖個別較深部位。一次開挖深度5m以上時,宜分二~3層開挖,并修10%~15%坡道,供挖土及運輸車輛進出。面積和深度均較大的基坑,通常采用分層挖土。大型軟土基坑, 可采用“接力挖土法”。面積不大深度較大的基坑,采用機械接力挖運土方方法和人工與機械合理配合挖土,最后用搭枕木垛的方法,使挖土機開出基坑。機械開挖應由深而淺,基底與邊坡應預留一層300~500mm厚度土層由人工清除找平。 3. 預控措施: (1)對永久性挖方的邊坡坡度,應按設計要求放坡,一般在1:1~1:1.5之間。對使用時間較長的臨時性挖方邊坡,土質較好時,邊坡可放寬一些。 (2)開挖基坑(槽)和管溝,土質條件好,地下水位低于其底面標高時,挖方深度5m以內不加支撐的邊坡坡度在1:0.33~1:1.5。施工期較長,挖方深度大于2m以上時,應作成直立壁加支撐。 (3)做好地面排水措施,避免積水。當有地下水時,應及時采取降排水措施。 (4)在坡頂上棄土、堆載時,棄土堆坡腳至挖方上邊緣的距離,應根據挖方深度、邊坡坡度和土的性質確定。土質干燥密實時,其距離不得少于3m,土質松軟時,不得小于5m。 (5)土方開挖應自上而下分段分層、依次進行,隨時作成一定的坡勢,以利泄水,避免先挖坡腳,造成坡體失穩 三、基坑泡水 1. 施工準備:在要挖的基坑周圍設排水溝或擋水堤,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內。采用井點降水方法,將地下水位降至基坑最底標高以下再開挖。 2. 操作工藝: (1) 挖土放坡時,坡頂和坡腳至排水溝均應保持一定距離,一般為0.5~1.0m;對永久性挖方邊坡上緣至山坡截水應保持5m距離。 (2) 基坑開挖時,應逐層開挖,逐層放坡,并加深排水溝和集水井,隨時檢查邊坡坡度,不允許偏陡或挖成神仙土。邊坡上緣堆土或堆置材料時,至坡邊應保持一定距離,一般在0.8m以上,堆土高度不超過1.5m。 (3) 在潛水層內開挖基坑時,根據水位高度、潛水層厚度和涌水量,在潛水層標高最低點設置排水溝和集水井。 (4)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,應在開標高坡腳設排水溝和集水進,并使開挖面、排水溝和集水井始終保持一定的深差,使地下水位降低到開挖面以下不少于0.5m。當基坑深度較大,地下水位較高以及多層土中上部有透水性較強的土,或雖為同一種土,但其上部地下水較旺時,應采取分層明溝排水法,在基坑邊坡上再設1~2層明溝,分層排除地下水;映鳒吓潘,也可采用各種井點降水方法,將地下水位降低到最底標高以下再開挖。 3. 預控措施: (1) 基坑周圍應設排水溝。挖土放坡時,坡頂和坡腳至排水溝均應保持一定距離,一般為0.5~1.0m。對永久性挖方邊坡上緣至山坡截水應保持5m距離。 (2) 基坑開挖時應逐層開挖,逐層放坡,并加深排水溝和集水井,隨時檢查邊坡坡度,不允許偏陡。邊坡上緣堆土或堆置材料時,至坡邊應保持一定距離,一般在0.8m以上,堆土高度不超過1.5m。 (3) 在潛水層內開挖基坑時,應在潛水層標高最低處放置排水溝和集水井。 (4) 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時,應在開挖標高坡腳設排水溝和集水井。
四、邊坡超挖 1. 施工準備: (1) 編制施工方案。清除和處理施工區域內的地上、地下障礙物。(2) 做好排水坡向,挖好排水溝。 (3) 測設標準軸線樁、定位控制樁、開挖白灰線、水準點。并對要開挖的基礎進行測量定位、定出開挖寬度等。(4) 降低地下水位,一般降至槽底標高下0.5~1.0m。 2. 操作工藝: (1)人工挖土:開挖淺的條基,不放坡時,應先沿灰線切出槽邊的輪廓線,然后自上而下分層開挖。每層600mm深,每層應清底和出土,逐步挖掘;在挖方上側棄土時,應保證邊坡和直立壁的穩定,拋的土應距槽邊800mm以外;在接近地下水位時,應先完成標高低處的挖方,以便在該處集中排水;挖到一定深度時,測量工及時抄出距 槽底500mm平線;挖至槽底標高后,由兩端軸線樁拉通線,然后修槽清底。開挖放坡基槽時,應先按規定的坡度粗略開挖,再分層按坡度做出坡度線,每隔3m做一線,以此線為準進行鏟坡;開挖深槽時,應在槽幫中間留出800mm左右的倒土臺,開挖大面積淺基坑時,沉坑三面開挖,挖出的土裝車后由未挖的一面運出;雨季開挖, 應逐段逐片分期完成,注意邊坡穩定,加強對邊坡、支撐、圍堰等措施的檢查;冬季開挖日,應防止地基土受凍。 (2)機械開挖,深度2m以內的大面積基坑開挖,宜采用推土機大面積土方一次開挖的可采用鏟運機;面積大且深的基礎,多采用正鏟挖掘,操作面較狹窄,且有地下水可采用反鏟挖掘機;深5m以上,宜分層開挖,或開溝道可用正鏟挖掘機下坑分層開挖;面積大且很深的基坑可采用多層接力開挖方法,用翻斗車運出土方;在地下水 中挖土可用拉鏟或抓鏟。根據施工方案確定的開挖路線、順序、土方堆放地點等要求進行挖土。大面積基坑底標高不一,采取先整片挖至一平均標高,再挖個別較深部位。一次開挖深度5m以上時,宜分二~3層開挖,并修10%~15%坡道,供挖土及運輸車輛進出。面積和深度均較大的基坑,通常采用分層挖土。大型軟土基坑, 可采用“接力挖土法”。面積不大深度較大的基坑,采用機械接力挖運土方方法和人工與機械合理配合挖土,最后用搭枕木垛的方法,使挖土機開出基坑。機械開挖應由深而淺,基底與邊坡應預留一層300~500mm厚度土層由人工清除找平。 3. 預控措施: (1) 人工開挖應逐層清底和出土。(2) 機械開挖應預留0.3m厚的采用人工修坡。(3) 開挖過程中加強復測,嚴格定位,在坡頂邊腳設置標志和邊線,并設專人檢查。 五、回填土擠動基礎墻體 1. 施工準備: (1)選擇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。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,可選作各層填料;碎石類土、砂土和爆破石渣(粒徑不大于每層鋪厚的2/3),可用作表層下的填料;碎塊草皮和有機質含量大于8%的土,只能用作無壓實要求的填料;淤泥和淤泥質土,一般不能作用填料,但在填方的次要部位,可用經過處理的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 淤泥質土作填料。 (2)對于有密實度要求的填方,施工前應按所選用的土料、壓實方法做試驗,確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圍、每層鋪土厚度、壓(夯)實遍數、機械夯實行駛速度或人工夯實的操作要求。 (3)寫出施工要求,并現場進行技術交底。 2. 操作工藝: (1)基底處理;靥钔燎皯惹宄追e水和雜物;基底為松土時應充分夯實;基底為含水量很大的松軟土,應采取排水疏干或換土等措施。 (2)人工填土從場地最低處開始,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填。每層虛鋪厚度,用人工木夯夯實時:砂質土不大于30cm,粘性土為20cm;用打夯機械夯實時不大于30cm。 (3)機械填土應由下而上分層鋪填。推土機填土每層虛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。鏟運機填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~50cm。汽車填土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~50cm。 (4)回填土時應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,應使施工土料含水量接近最優含水量。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控制在-4~±2%。 (5)人工打夯應按一定方向進行,一夯壓半夯,夯夯相接,行行相連,兩遍縱橫交叉,分層夯打。打夯路線應由四邊開始,然后再夯中間。 (6)在碾壓機械碾壓之前,宜先用輕型推土機、拖拉機推平,低速預壓4~5遍,使表面平實;采用振動平碾碎石類土,應先靜壓后振壓。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,應控制行駛速度和壓實遍數,使其符合要求。平碾碾壓一層完后,應用人工或推土機將表面拉平,土層表面太干時,應灑不濕潤后繼續回填。碾壓路線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 間。 (7) 對有密實度要求的填方,在壓實或夯實后,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密實度檢驗。 (8) 但應適當注意基礎兩側同時分層回填夯實,使受力平衡。當回填標高相差較大時,在不回填一側加支撐頂牢。避免單側回填土。 3.預控措施:基礎兩側用細土同時分層回填夯實。兩側填土高差控制不超過30cm。如遇暖氣溝或室內外回填標高相差較大,回填土時可在另一側臨時加木撐;A墻體施工完畢,達到一定強度后再進行回填施工。同時避免在單側臨時大量堆料以及行走重型機械設備。
六、房心回填土沉陷 1. 施工準備: (1)選擇符合填土要求的土料。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粘性土,可選作各層填料;碎石類土、砂土和爆破石渣(粒徑不大于每層鋪厚的2/3),可用作表層下的填料;碎塊草皮和有機質含量大于8%的土,只能用作無壓實要求的填料;淤泥和淤泥質土,一般不能作用填料,但在填方的次要部位,可用經過處理的含水量符合壓實要求的 淤泥質土作填料。 (2)對于有密實度要求的填方,施工前應按所選用的土料、壓實方法做試驗,確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圍、每層鋪土厚度、壓(夯)實遍數、機械夯實行駛速度或人工夯實的操作要求。 (3)寫出施工要求,并現場進行技術交底。 (4)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填土土料中不能含有大量的有機雜質和大土塊。 2. 操作工藝: (1)基底處理;靥钔燎皯惹宄追e水和雜物;基底為松土時應充分夯實;基底為含水量很大的松軟土,應采取排水疏干或換土等措施。 (2)人工填土從場地最低處開始,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層鋪填。每層虛鋪厚度,用人工木夯夯實時:砂質土不大于30cm,粘性土為20cm;用打夯機械夯實時不大于30cm。 (3) 機械填土應由下而上分層鋪填。推土機填土每層虛鋪厚度不宜大于30cm。鏟運機 填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~50cm。汽車填土每層虛鋪厚度不大于30~50cm。 (4)回填土時應嚴格控制土的含水量,應使施工土料含水量接近最優含水量。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與最優含水量之差控制在-4~±2%。 (5)人工打夯應按一定方向進行,一夯壓半夯,夯夯相接,行行相連,兩遍縱橫交叉,分層夯打。打夯路線應由四邊開始,然后再夯中間。 (6)在碾壓機械碾壓之前,宜先用輕型推土機、拖拉機推平,低速預壓4~5遍,使表面平實;采用振動平碾碎石類土,應先靜壓后振壓。碾壓機械壓實填方時,應控制行駛速度和壓實遍數,使其符合要求。平碾碾壓一層完后,應用人工或推土機將表面拉平,土層表面太干時,應灑不濕潤后繼續回填。碾壓路線應從兩邊逐漸壓向中間。 (7) 對有密實度要求的填方,在壓實或夯實后,對每層回填土的質量進行密實度檢驗。 3. 預控措施: (1) 選用合適回填土料,認真控制土的含水量在最優范圍內,嚴格按規定分層回填夯實,并抽樣檢驗密實度。 (2) 施工前應對原自然軟弱土層進行處理。 (3) 房心回填土深度大于1.5m時,在建筑物外墻基回填土時需采取防滲措施。 (4) 使用要求較高的大面積房心回填土,應先用機械將原自然土壓密實,然后再回填土。
|